認識植化素(Phytochemicals)
什麼是「植化素」?
- 植化素就是植物為了保護自己而演化出來的物質,是一種「植物生化素」,能讓植物呈現繽紛的五顏六色而吸引昆蟲為自己繁衍。
- 植物能在豔陽底下不受到紫外線的損傷,正是因為植化素擔任植物抗氧化劑的緣故。
- 大蒜中的植化素具有特殊氣味,能幫助大蒜抵抗病蟲害。
- 植化素也擔任了植物的免疫功能,是植物賴以生存、繁衍、抗病、暢旺生命的樞紐。
植化素的生理功能
- 為良好的抗氧化劑,能夠防衰老及退化
- 激發體內解毒酵素的活性
- 調節免疫系統(防止發炎、防止癌細胞生成)
- 調節荷爾蒙系統
- 有抗細菌及病毒的功效
- 有抑制腫瘤形成的功效
植化素的分類
自然界中植化素的種類多達萬種,根據其特性不同,又可分為脂溶性與水溶性。
水溶性植化素可以幫助身體進行初步的水溶性毒素代謝,例如:維生素B、維生素C、維生素E、兒茶素、花青素…等。
脂溶性植化素則可以協助肝臟進行脂溶性毒素分解,例如蘿蔔硫素、茄紅素、薑黃素、槲皮素…等。
常見的植化素,依其化學結構可以分成六大類:
類黃酮素、類胡蘿蔔素、酚酸類、有機硫化物、植物性雌激素及其他。
-
類黃酮素(flavonoid):屬於多酚化合物,是種類最多的植化素家族,約有4000種。主要是抗氧化功能,防止細胞受到氧化並保護植物不被寄生蟲或微生物的傷害,營養學研究對人類有抗氧化、抑制癌細胞以及抗過敏、抗發炎等功能。常見的包括前花青素(proanthocyanidines)、花青素(anthocyanins)、兒茶素(catechins)、槲皮素(quercetin)、芹菜素(apigenin)和檸檬黃素(hesperetin)等。
-
類胡蘿蔔素(carotenoid):是黃、紅和橙色的脂溶性色素,能幫助植物進行光合作用、能量轉移與保護。人類應用作為食品的染色劑,β胡蘿蔔素會經人體轉化成維生素A,保護皮膚和眼睛。常見的有β-胡蘿蔔素(β-cryptoxanthin)、茄紅素(lycopene)、葉黃素(lutein)、玉米黃素(zeaxanthin)、辣椒紅素(capsanthin)等。
-
酚酸類(phenolic acid):屬多酚類,和類黃酮素相似,但結構不相同,具有抗氧化和捕捉自由基的功效。常見的有綠原酸(chlorogenic acid)、鞣花酸(ellagic acid)、阿魏酸(ferulic acid)、對香豆酸(p-coumaric acid)等。
-
有機硫化物(organosulfur compound):,具有較強烈的味道,可以趕走昆蟲,或對微生物和寄生蟲有毒性。如蒜素(allicin)、麩胱甘肽(glutathione)、吲哚(indoles)、異硫氰酸鹽(isothiocyante) 和蘿蔔硫素(isothiocyanate)等。
-
植物性雌激素:大豆中富含的異黃酮素(isoflavonesl)、山藥中富含的薯芋皂(diosgenin)、亞麻籽和芝麻中富含的木酚素(lignans)等。
-
其他:綠藻和綠葉蔬果中的葉綠素(chorophyll)、薑和咖哩中的薑黃素(curcumin)、柳丁和檸檬等的檸檬酸烯(d-limonene)、檸檬苦素(limonin)、人參中的皂素(saponin)和苦瓜苷(charantin)等。
哪裡可吃到植化素?
通常生理功能相似的植化素,呈現出來的顏色也很相近。
其實均衡的營養並不難,只要把握幾個原則:
一:彩虹飲食觀:我們可以觀察自己的飲食習慣,是否偏重某些顏色的食物,選擇時盡量攝取一些平常少吃的顏色。在每天的飲食當中,遵循「彩虹攝食」的方式,從五顏六色的自然蔬果中,均衡的攝取各種顏色的蔬果。二:在飲食中搭配適量的生菜:新鮮的生菜蔬果中,含有豐富的活性酵素,而酵素是一種活性蛋白,可以幫助體內過多的自由基分解,在人體中是化學反應的催化劑,並可加強人體新陳代謝,促進消化作用,但是當溫度加熱到攝氏50 ~ 60度以上時,酵素的結構就會被破壞並失去活性。在生菜中,屬芽菜的酵素最豐富多元且活性極高,所以生吃芽菜,更能攝取未被高溫破壞的完整酵素、養分與植化素。
(備註:不是所有的芽菜都可以生食,綠豆芽、黃豆芽就不適合大量食用,少量攝取可以)
Reference:
科技部高瞻自然科學教育平台 – 植化素 王淑卿教師
健康之道撰稿小組編輯
姜醫師潤稿/核定